口述历史|许榕生:中国的第一条64K国际互联网专线是怎么建成的

国外专线ip_海外网络专线_跨国网络专线

徐荣生

中国互联网先驱,被誉为“中国互联网之父”、中国反黑客第一人。 曾任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计算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信息化办公室专家组成员。 出版《揭秘黑客攻击技术秘密》《电子商务安全与保密》等8本书。

1993年,许荣生建立了中国第一条连接互联网的64K专线,其意义不亚于詹天佑修建中国第一条铁路。

——海外华文媒体评价

中国网络口述历史

国内首条64K国际互联网专线

它是如何建造的

专访徐荣生:方兴东

口述:徐荣生 组织者:杜康乐

每个人都在致力于开放互联网

问:中国互联网工程何时正式提出启动?

我记得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1988年我刚回国的时候,当时他们已经跟我谈过这些事情了。 1989年中美会谈(五月底六月初),会议进行到一半,北京发生了一些事情,美国人就匆匆回国了。 建设互联网的事情被推迟了整整两年,1991年又被提起。

当时我们主任郑志鹏告诉我,中国和美国会谈论接入互联网,现在他们真的要做到了。 他看我和美国专家很熟悉,就让我这么做。 我原来在高能所第一物理室,所以调到高能所计算中心担任副主任。 当时,计算机中心有30多人,负责维护院内大型DEC主机和FDDI布线(局域网)。 自此,高能所互联网开放任务大幅推进。

1991年,时任科学院副院长的胡启恒牵头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科学院合作,为国家做了示范网工程。 他们还致力于互联网的开放。 我们希望当他们完成工作后,我们可以找到他们,但由于意外的延误,他们一直无法做到。 我们没有办法,只能自己走这条路,我们也在和他们同时致力于互联网的开放。 他们在中关村遇到的问题是光纤无法到达,电信部门正在等待上面的批准;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他们世界银行支持的资金没有到位。

我们还需要一条通往高能研究所的专线。 当我们去北京电信局时,他们问我们为什么要专线。 我们说我们需要与美国传输数据。 他们说你们那边有几条大规格的线路,速度是4.8K。 多弄几条电话线不就完了吗? 我说这不行,我们要24小时传输数据。 他也不懂,就说你先填表吧。 我看到我们排在第九位,前面有八家公司,都是租用64K专线的,但都是跨国公司,比如IBM等,因为长途电话费通常都是太贵了,于是就搞了个64K包月的专线,传真和电话可以随便打。 还有3家日本公司租用专线来传输数据。 电信局的人说他们不知道自己在发什么,整天不停地发。 我们知道日本公司可以用它来传输数据,这是可以做到的。

但是电信局的人问我们高能所在哪里,因为以前的都在城里,而我们在五棵松外面。 他说你要等他们试试这个,你先填表,专线开通后你付钱。 这条线实际上非常昂贵,所以我们不关心它。 我刚回国的时候,没有任何界限海外网络专线,也不知道这件事能不能做好,但既然这个任务交给了我,我就必须做好。

64K速率专线必须使用光纤,这样通信质量才能得到保证。 北京电信局告诉我,目前的64K专线有点困难。 你首先使用X.25协议专线,刚刚升级为CNPAC,5 CN就是中国。 这条线非常稳定而且便宜。 这条线确实可以用,但是它的最大速率是19K,稳定性一般是9.1K,而且只能通过E-Mail。 在1993年64K专线开通之前,国内外之间已经存在电子邮件通信。 除了高能所外,其他几家公司多年来也尝试过不同的渠道。

64K调试一次又一次成功,然后又失败。 如果没有光纤,如何连接64K专线? 美国人曾经召集AT&T的人一​​起工作。 美国AT&T有一条64K卫星国际频道,降落在三元桥附近,然后连接到北京电信局的光缆系统。 当时光纤可以到达我们附近的电话局,但距离五棵松电话局还有五公里。 于是北京电信局想了一个办法,那就是用两根电话线加一根基带“猫”,原则上是可以的,但必须克服通信噪声的问题。 电信部门逐步进行调整,慢慢将误码率提高到10的负8次方(连续24小时内)海外网络专线,然后通知线路可以使用。 这是1993年3月2日,已经服役18个月了。

当时直接连接美国斯坦福直线加速器中心的路由器,连接不久就突然断开了。 这次断网的不是我们这边,而是美方。 高能所的老外给美国打了电话,电话里证实他们已经断线了。 当时,他就有些尴尬了。 后来美国的一些教授过来了,听了他关于这个问题的说法,才知道这确实是美方的政策问题。

但美国科学家并不关心这个。 商量后,他们立即打电话写信,告诉美国政府,这是一个科学实验合作项目,我们需要开放互联网。

这样美国就做了一些工作,能源部发文,希望双方签订合同,对中美之间的这条专线进行一定的限制。 这个合同是我和我们副主任赵伟仁签订的。他是老一辈著名核物理学家赵忠耀教授的儿子。 他毕业于清华大学,英语说得很好。 然后我就去签技术协议,仔细阅读了这条专线的限制条件和技术要求。

我记得协议里写的两条是最重要的。 一是不能用于商业活动,只能用于科学交流; 二是强调不能在这个网络上进行军事活动,包括使用核武器和生化武器,必须维护这个网络线路的安全,包括不传播病毒和黑客攻击。 当时中国很多人都知道什么是病毒,但对“黑客”的理解还很抽象。 因为我在美国工作的时候,用的是美国的网络,知道有几次黑客进来导致故障。 美国人对此的担忧是可以理解的。 因此,我对互联网安全管理从理念到措施都没有放过。

当我签署这份合同时,我注意到美国人非常担心网络安全问题。 由于网络的脆弱性和其肩负的重要使命,必须保证网络安全。 要做到这一点,需要一群非常了解的人来管理这个网络,我当时就充分意识到了这个问题。 后来美国教授很客气地告诉我们,并不是你们中国有黑客可以攻击,而是因为你们害怕有人用这种方式进入,就是这样。 事实上,在我们接入互联网的几个月内,我们就发现有人非法登录美国,即外人借用我们的机器进入美国能源部的网络。

我觉得别人的建议很有道理。 就我们而言,未来网络设备也会受到黑客的攻击,内部可能会有人进行网络犯罪,所以我作为技术总监当时更加警惕。 。 1996年我借调到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时,曾到很多省市考察各地网络运营商的管理情况,看看他们是如何做这个网络运维的。 我感觉问题更严重了。 因为他们对互联网深层的东西了解太少,或者不太关心未来面临的挑战,而是如何扩大规模、扩大用户、产生收入。 这就像滚雪球一样到处滚,而且非常盲目。

当时租用的线路是64K,月租4000美元。 中方支付2000美元,美方支付2000美元。 按照合作规定,大家各付一半。 这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合适,为什么呢? 当时,国内传真和电话非常昂贵。 使用4.8K和X.25线路发送通信,每月花费20万元,只能传输少量内容。 文章可以传送,但实验数据无法传送。 通过将其制作成数据磁带并记住它。 所以我们说,当64K专线开通的时候,携带磁带的时代就结束了。

当时,有人从美国来采访我。 他写了一段话,说你们的64K专线结束了记忆磁带的时代。 我介绍了当时我们要背资料的情况,这和唐僧背经文没有什么区别。 一般来说,坐飞机旅行时,每个人都有责任在包里装大量的磁带,以及磁带上写的是什么。 过海关时,海关人员要长时间注视他们,检查磁带等东西。 麻烦。 需要提前出具证明并盖章,找人签字后海关才会放行。 所以专线开通后,这样的一段时期就会结束。

除了每月4000美元的通道费外,还有开线的工程费。 因为我们是中国第一家公司,所以北京电信局没有向我们索要建设费。 为了开通高能所的专线,他们花了一年多的时间,找到了一个课题组,花费了5万多元的工程费,研究64K“猫”如何转型。 他们有兴趣从高能学院拿到钱。

我们开了个答谢会,找到了一个熟人,很有权威,那些电信工程师、总工程师都是他的弟子。 他对我们高能物理研究所副所长赵维仁说,中科院是第一个开通互联网的,我们邮电部应该向他们学习。 那些人不再提他的话了,那五万元我们也不用付了。 这是一个短篇故事。 负责人是邮电学院院长熊丙群。 其父亲是著名数学家、教育家熊庆来教授。 我是在参与组建大唐电信的时候认识他的,他还担任董事长。

中国第一台WWW服务器

问:那么您认为 1994 年 4 月是完全访问的合适时间点吗?

是的,因为此时它已经具备了TCP/IP的所有功能,即64K专线加上TCP/IP协议和国际域名的确认,完全可以实现3W网站。

4月份之前,虽然从技术角度来说实现了TCP/IP的畅通,但域名并不在自己手里。 斯坦福只允许我们进入美国的几个点,就是几所与科学实验相关的大学,包括斯坦福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 我们可以进去,但不能进入纽约的大学,所以我们只能部分上网。 不能说是完全开放的。

4月中旬,我访问了西欧高能物理中心(CERN),见到了WWW的发明者蒂姆·B·李(Tim B Lee)。 我只是在他原来的办公室里工作,用的是他原来的办公桌,里面还放着他的很多书籍和资料,包括制作他的“超链接”的英文书。

蒂姆当时看上去三十多岁,是个英国人。 当他在图书馆建立检索系统时,他使用了“超链接”技术。 当互联网时代到来时,他敏锐地想象将超链接延伸到联网的计算机上。 ,而不仅仅是在单独的计算机中查看文件。

搬到一个大办公室后,他经常回来取邮件和书籍。 看到我来自中国,他很友好地和我聊天,介绍了WWW技术,并给了我一份名为发明的论文副本和一套讲座的幻灯片。 他每天都会收到来自世界各地的祝贺和感谢信,邀请他讲学和访问。

记得他向我解释了WWW这三个字母的由来,并通知我参加4月15日在CERN举办的首届全球WWW技术研讨会。会议上人头攒动,气氛热烈,与会者兴奋不已。来自世界各地。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也很兴奋,尤其是当Tim在开场时播放了一张世界地图,表示只要有互联网的地方就安装WWW服务器。 他指着地图上的一大片中国说,也会有WWW,我几个小时前就告诉他,中国已经正式加入互联网了。

当时用户不多,64K还是可以的。 会议期间,我从瑞士会场通知北京高能所,国内第一台WWW服务器就建立起来了。 当时高能所只有几台VAX主机,安装WWW系统很不方便。 我让他们给我的 486 台 PC 中的一台打电话来安装 Linux 操作系统。

高能所专线开通一年多以来,高能所的一批年轻人通过在线学习,很早就掌握了Linux知识。 三个年轻人甚至写了一本专着《Linux百科全书》,在社会上名声大噪。 (被誉为Linux“三剑客”)。 高能所计算中心二十多岁的女孩范兰刚刚出国,在美国弗吉尼亚州CEBAF研究所工作。 协助安装WWW服务器程序,为高能所设计第一个英文网页。 页面上唯一的图片是她随身携带的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纪念邮票。

几天后,世界发现了第一个来自中国的WWW网站。

当时,国际光子大会在北京亚运村举行,我们在网络上进行了视频直播。 当时主要的困难是我们如何将视频发送给对方? 我们只是在天上挂了几个锅(天线),一个2兆的设备,把会场的摄像头传到高能所的一个服务器上,我们用64K传到一个镜像点上。美国来完成它。 美国人说你在这么差的条件下也能做到,这真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这些都是我们从高能所聘请的一群年轻人取得的。

(本文根据音频采访整理,文字已被删除,完整版已经独裁者确认,完整版请关注即将推出的“网络口述历史”系列。)

高能所于1994年4月建立了WWW服务器(国内第一台),附页为当年网页(计算中心女生范兰设计)。 这台服务器(486台机器)现保存在中国电信博物馆。 [供图:许荣生]

跨国网络专线_海外网络专线_国外专线ip

中国第一台WWW服务器在北京电信博物馆展出。 [供图:许荣生]

《汕头大学网络空间研究学报》,2017年第7期,第127-131页。 徐荣生《中国第一条64K国际互联网专线是如何建成的》

CLC 号:G20 文档识别码:C

文章编号:1001-4225(2017)07-0127-05

本文独家出版权归赛博空间研究院所有,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744513473@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