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故事实战》出版2周年感想(用例和用户故事)
一、缘起
第一次实践敏捷是在10年,当时我作为项目经理,带领一个研发团队正在负责公司关键软件产品的交付。在当年3月份的业界展会上,我们的产品DEMO获得了很多客户的关注,有些客户甚至准备下订单。客户的购买意愿强烈旺盛,可是当时作为项目经理的我,深深感到压力巨大,因为这个DEMO版本的完成就已经花费了团队半年多的时间!怎样能够快速实现产品可上市版本的交付?经过各种考量,我和当时的上级决定在团队中引入敏捷开发。
于是,我的角色转换成了SCRUM MASTER,也会兼作Product Owner的工作。团队一开始跑2周的迭代,后来改成了3周。但是效果很明显,7月份,我们的产品实现了上市。经过一年多的市场销售,我们的产品已经稳居市场同类产品的前三之内。
产品的快速成功上市和SCRUM的引入实施,给我很深的震撼。原来敏捷方法竟然这么好用!从那时起,我就成了敏捷的忠粉,并一步步转型成为敏捷教练,至今,我还在研发一线推行敏捷。
随着敏捷教练实战经验的丰富,我开始尝试总结。微信公众号兴起时,我也开设了自己的公众号《凌宇哥聊敏捷创新》,并在上面发表了系列自身敏捷实战经验案例。为什么以案例的形式?因为从业数年来,我经历和看到了很多敏捷实施的挫败,我深知当下敏捷教练的从业之苦。敏捷不缺理论,缺少的是如何有效实施!我以为,当下敏捷领域的重点难题在于敏捷实践在中国本土的落地化实施。而实战案例,可以很好的分享敏捷实施中的有益经验。
我曾经做过产品管理,做过PO,在敏捷实施中多个团队有效推广过用户故事方法,所以,在我的实战案例中,很多时候会有用户故事方面的经验分享。
在一次案例发表后的评论留言中,清华大学出版社的文开琪老师与我进行了联系,并与我表达了关于合作翻译敏捷大师Mike Cohn 的“User Stories Applied For Agile Software Development“一书的意向。
二、耕耘
经过与文老师的简要沟通后,我开始翻译这本敏捷领域的经典之作。说是经典,因为这本书的作者Mike Cohn本身就敏捷大作等身,他的"Succeeding with Agile"一书描述了如何有效地实施敏捷;"Agile Estimating and Planning"一书讲述了如何进行敏捷估算和计划;而 "User Stories Applied for Agile Software Development"则实例化、系统化的讲述了用户故事方法。每一本书都是敏捷领域里面的扛鼎之作。如果敏捷从业人士没有读过这三本书的话,那是不可想象的专业缺失。可以说,我是怀着敬畏和兴奋的心情开始了翻译工作。由于主要靠下班后的时间,所以翻译时间前后持续了8个月之久,易稿数次,终于翻译完成全书。
在这之前,已经有人翻译过一版(2010版)。因此,本次出版后,也有一些关于两个版次的比较言论。这好比金庸的武侠小说,有多个导演翻拍过一样。但是书籍翻译不是影视翻拍,原版书上的文字,插图是固定的,作为严谨的翻译人员不能违背原作者本意。那么,再次翻译的意义在哪里?我觉得,翻译外文书籍必须要恪守作者本意,但是,在进一步的信达雅的修正过程中,尤其是对于敏捷这种专业书籍,需要译者的实战经验去雕琢。我不知晓之前版本译者如何,但是,我是在用自身用户故事实战方面的经验来进一步信达雅本书。书出版了,则任由评说。敏捷讲究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桃子是否好吃,书是否好看,还是需要先自己实践一下。人云亦云,无脑崇拜是敏捷实践者最不可取的。
三、出版
清华大学出版社对本书的出版相当重视。封面的设计磅礴大气,附赠了精美的敏捷不干胶。在第二次重印之前,还特意增加了几篇用户故事方面的经验案例。这些,都显得本书诚意满满。二年出三版,重印四五次,也显示了本书的强大生命力。同时,在“凌宇哥聊敏捷创新”微信群里,我也和相关读者进行了互动交流。
四、业务敏捷
敏捷方法在本土已经推行了近二十年,二十年来,敏捷理论持续更新,但是在本土的实施情况却不甚乐观?是敏捷方法没有价值吗?不是。那是为什么?敏捷方法源于软件工程,因此,一开始的实践更多从研发测试环节启动,比如极限编程。SCRUM更多是一个管理框架,2020版的更新,使SCRUM的容器化更加凸显,越来越超然。只有研发测试搞敏捷够用吗?不够。研发测试在产品生命期里只占一部分,而敏捷转型是个系统性工程。所以,需要把敏捷实施往前覆盖到产品前端,往后实现DevOps,甚至其它环节。
实现产品全生命期的敏捷化覆盖是实现敏捷完全转型的必然。在这个总趋势和当前敏捷实施现状的背景下,业务敏捷提升到了敏捷业界的热议日程上。
那么,业务敏捷怎么开始?应该从用户故事开始。用户故事是连接研发测试和产品需求的有效实践。一些细节在《用户故事实战》一书的译者序里面,我已经进行了描述,在此不做赘述。
五、番外
我们知道,敏捷是一种实践方法。因此,敏捷理论也不断在演进中。但是,用户故事方法似乎没什么大的变化。同时,也经常听到业界一些诸如“用户故事过时”的言论。敏捷大师Mike Cohn现在还活跃在敏捷教练的一线,大家可以去领英关注他,你可以发现他现在仍然在培训用户故事。
那么是因为用户故事不适合本土的产品研发?所有的敏捷实践我们在使用时都可以参照“守破离”的原则,先学习,再依照实践本身去试用。就好比要评价一种水果是否好吃,总要买来先尝一下才知道是什么味道。实践使用了,感觉不太好用,是不是我们没有真正理解实践本身?或者说在我们的工作场景中,可能这个实践不太适用?敏捷理论和实际场景的有效契合,能够充分考验敏捷教练对敏捷实践理论的掌握理解和敏捷实施的技能。
作为敏捷实践者,我们切忌人云亦云。比如TDD这个实践,我有时会听到一些人说不太好操作,但是我不敢随意发表意见,因为我没怎么用过。至于有些评价言论是基于实践还是基于生意,大家尽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作为敏捷实践者,我们也切忌盲目崇拜。在敏捷中,没有敏捷大师,人人也都是敏捷大师。只有依靠实践这只慧眼,我们才能拨云见雾,静待花开。
与各位共勉。
文章来源:凌宇哥聊敏捷创新
共有 0 条评论